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书 > 教学总结

语文科目教学总结

时间:2024-09-01 23:45:52
语文科目教学总结

语文科目教学总结

总结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科目教学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科目教学总结1

随着期末的临近,本学期我的语文教学工作也即将接近尾声,回顾自己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实践,感觉既漫长又短暂,整册语文书三十四课的课文教学,八个综合学习,在一周一周的教学中不知不觉给学生讲授了。在教学中,我本着将理论与实践,将课内与课外紧紧地融合到一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孩子们在语文学习中既学到了知识,又体验到了快乐。对于我个人而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也是时刻本着一名青年教师特有的工作激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从而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现将教学方面的体会和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听课,认真备课,善于反思。

听课,不仅开阔了思路,也为备课过程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本学期,我在市、区、校听课共16节,不管是语文还是数学还是其他学科,每听一节课,我都会认真地做好记录并积极地思考,在别人的课堂中汲取到了精华,从而弥补自己教学工作中的缺失,同时在思考中也让自己的教学观点得以更高的提升。

关于认真备课,本册书中的每一课每一个教学环节我都是精心地分析、准备,从而再到课堂上给学生来讲授,在我的意识里,我觉得只要是自己能努力去做好的,就一定要竭尽全力地做,能够在课堂中让孩子们获取更多的知识,是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快乐与成就。譬如课文的教学,我都尽了最大的努力地为孩子创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取更加形象生动的知识,因为一节生动形象的课堂,也会让孩子们铭记一辈子。

上好一节课,最重要的还要及时地进行反思,在课后的反思中找到课堂教学的闪光点,发现自己讲课的不足,从而冥思该如何去改进。在本册书中,我在每一课教学后,都会认真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同时,每个单元后的综合学习,我也会紧紧抓住其中一两个教学环节认真做好反思。

二、深入扎实地上好每一节课。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它不同于数学,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四个基本环节。而低年级的语言文字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不管是哪一个教学环节,我都是深入扎实地上好。就拿识字和写字教学环节来说,二年级仍然还是重点,每节课我都严格要求孩子们做好生词卡片,并在家里做好充分预习,在课堂上检查每个学生都必须要过关,同时在指导认读的过程中,我也会花大量的时间在课堂教给学生识记生字的方法,让孩子们牢记每一个生字。在写字教学中,我更是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学生,尽管我知道自己的粉笔字基本功不是很好,但我却很极力地在小黑板上指导孩子们进行书写好生字,两年下来,我也能在小黑板的田字格中写下一手相对漂亮的粉笔字,至少我觉得自己是进步很大的,我也常常在课上课下听到孩子们对我的赞赏,而孩子们呢,经过我的细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也在一天天地进步,很多孩子的铅笔字写的是工整清晰,而很多孩子呢,不仅如此,还在这个基础上达到了美观,将我要求的写字规则(起笔重、行笔快、收笔重、收笔轻、顿笔……)一系列要求都很牢固地掌握,有些孩子的铅笔字达到了硬笔书法的水平。

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不管哪一个学科,学生学习的兴趣都是重要的,有了兴趣,才能拥有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为了让孩子们更喜欢语文,除了让孩子喜欢我这个语文老师外,更多的是我要想办法如何丰富语文课,丰富语文课堂的学习。这个学期,开学初,我依然采用了“每日一故事”“我读你听”活动,每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总能看到孩子们在认真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每天早晨的早读课,讲台上也总会听到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

另外,我还将语文课堂融进孩子的童真童趣中,每当学到了适合角色表演的课文,我都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来进行表演,孩子们喜欢表演,乐于表演,在表演的同时,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了,而孩子们的表现也相当出色,真正地投入到了课文的角色中。

四、注重平时的积累与写作。

本学期我继续让孩子们坚持“每日一积累”主要还是做到形式多样的积累,这学期孩子们在积累内容上,兴趣上较上学期均有了明显的提升,好词好句,成语、谚语、歇后语、名人名言等等,内容很多样,在积累的同时,孩子们还能将意思说出来,诸如:成语,学生在理解意思的同时,还能进行恰当地造句,再如:名人名言,学生能知其大意,还能结合自己亲身实际谈出深刻的体会来,记得教研教研员来听课,在课前我让孩子进了“课前积累”,孩子的多样积累内容及出色表现,得到了教研员的好评,教研员还鼓励我将这项课外积累坚持下去。现在我班孩子之所以在写作及回答问题时表达能力强,也与平时的积累有着紧密的关系。

在写作上,我经常抓住契机让学生进行即兴写作,比如:召开完班会我就会布置学生以“班会的感受“为题写一篇小笔头。

以上四点就是我在本学期语文教学中的几点总结。另外,教学工作中我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诸如:在教学中光注重了形式多样,而忽略了强化练习,对于古诗和综合学习的教学还应更注重知识的牢固性,从而使学生在考试中得心应手,避免分数的丢失。

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语文教学是一门复杂而丰富的教育,做一名语文教师很不简单,要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更不简单,教学中,我常常慨叹自己的知识浅薄,我深知自己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不管是教育理念还是实际教学,都需要我不断地去摸索去尝试,才能在新课程的改革大潮中不被淘汰。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让自己的语文教学迈上更新的台阶!

语文科目教学总结2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个学期的学习生活即将画上句号。身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感触颇多,越来越感觉到书上仅有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学生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自己仅有的知识更是满足不了他们如饥似渴的求知欲。作为一名年级组长,仅靠多动嘴、多跑腿就能做好年级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用心、动脑,身先士卒,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才会较好地引领全年级向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现将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 在晨读、午练中提高读写能力

“晨读、午练、暮省”是我校博雅教育的七大行动的重中之重,它作为学生生活的行为方式,我们特别重视晨读、午练、暮省,在行动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晨读。

1.定内容。每周两次的晨读,我都会认真组织,积极对待。首先时间上保证,7:30准时开始。其次内容上有选择,《花开的声音》、《日有所诵》、《拼音报》、《同步阅读》都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日有所诵》一书,我们选择名家名篇,指导孩子们熟读成诵,实在背不下来的读熟即可。《花开的声音》来自于身边的同学,可模仿性、可阅读性 ……此处隐藏7230个字……的成绩。

语文科目教学总结7

从我出发可以到达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从别人出发却永远都无法到达自己。”早就听过这句话,但一直没有特别的感触。而当今天黄博士飞扬谈“语文是存在的家园”时顺势蹦出这么一句,我似乎被一阵突如其来的闷雷给惊醒了。

是啊!我们一直在提倡做人处事从别人出发,不要过多的以自我为中心,凡是想想别人,不自私,保持一种豁达、包容、关怀之心,这是适应社会、适应交往的`基本法则。这无可厚非。但是,这是否同样适用我们的语文教学呢?恐怕不是。

黄博士毕竟不是一名一线的小学教师,他执教的这堂课我并不很喜欢,他所倡导的“追寻语文的厚重和诗意”在那仅有的四十分钟里似乎体现得不多,文字背后的故事、文字背后的呼吸、文字背后的声音我们听不到,只是从头至尾的“一问一答”。语言的诗意,语言的才情永远只是教师学识的展示,而留给学生想象、创造的空间少之又少……但是,坐在他的课堂里,我们很轻松,轻松到由内而外的放松;我们很惬意,惬意到跟着博士机智的幽默放声大笑;我们很坦然,坦然到犹如欣赏一个没有负累的春晚小品。是的,博士是从自身出发,他陶醉在自己在最短的时间里设计的公开课里,他沉醉在自己对于文本的每一处独到的理解里,他幸福在自己调控的每一个课堂细节里。当他发动孩子给市长写信,孩子会不假思索地说:“你写罗!你写得好些!”此刻,我觉得黄博士是成功的,孩子已经不是置身在一个规矩繁杂的课堂,而是像出席一个朋友的茶会,可以调侃,可以拉家常,甚至可以讨价还价。因此,我喜欢他的洒脱,喜欢他的无所顾忌……

再看看当下的我们,临到自己上一堂所谓的公开课,会莫名的紧张。紧张自己的设计是否合理,紧张自己的设计是否创新,紧张自己的学生是否精_,甚至会紧张听课领导和同行的每一个不经意的议论和眼神……因此,课未伊始,手心里的冷汗就已渗满忐忑不安的心房。想必有这样的诸多牵绊,课堂上还有洒脱?还有突如其来的灵感?是的,我们需要给自己更多自信的理由,需要给自己的课堂注入更多自在的气氛。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面对同一个文本,一千个教师就应该有一千个精_独到的课堂。打开我们的课本,作为师者我们应该静心地从自己的心灵出发阅读我们的教材,去感受我们自己的感受,去发现我们自己的发现,去领悟我们自己的领悟,去创造我们自己的创造……不要动不动抱起教参,不要动不动照着别人的教案照本宣科,因为“从别人出发永远无法到达自己”,既然不能到达自己,我们又怎能到达我们的学生?

那么,让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自负一点,都自我一点……

语文科目教学总结8

课堂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当老师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解答时,还有需要学生读课文时,竟无人参与或总是那几个优秀的学生,结果是老师生气,学生害怕,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其实,獐的身上有着强大的驱动力和创造力。需要教师的鼓励和引导得法,这种驱动力和创造力就会在他从事的活动中得以体现。

一、想象激趣

记得有一个叫乌申斯基的教育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强烈活跃的现象是伟大的智慧不可或缺的属性,”事实正是如此,想象是人们对心脑记忆表象进行加工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到的对象可以是现实生活中尚未有过,还有待创造的事物新现象,它有创新的特征与内涵。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文字.画化朗读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途径之一。如教学从《南京长江大桥》一课中,“穿梭”一词让学生理解后,指导学生想象南京长江大桥上行人车辆来往穿梭的繁忙景象,学生发言非常积极,回答也很具体“我看到了桥上有许多车,有装满了货物的火车在桥上飞奔,还有各种轿车,有各种各样的颜色,还有学多人匆匆赶去上班。。。。其中还有一位学生回答:“我看到一群外宾站在大桥上伸着大拇指说:‘GOOD,GOOD,VERYGOOD!”整节课学生情绪高涨,气氛活跃,并且学生还体会到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课文类似这样的材料有很多,只要认真钻研就有新发现。

二、质疑激趣

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学生斯文活跃,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表现欲,他们对一篇课文往往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老师在课堂上能够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提问,那课堂气氛就会随着质疑而升温,他们会自主的合作.讨论.然后七嘴八舌的提出自己的疑问。但这样问题又往往是肤浅而零乱无章的,有饿甚至与课文内容毫无关系,这时就要求老师一方面对学生敢于提问的精神给予充分的肯定与鼓励,一方面还要有计划的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首先要告诉学生,有价值的问题是建立在认真读书的基础上的,还可以告诉学生可针对课题或根据课文后的提问或抓住课文的表达形式,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不同理解与感受。往往在学生质疑的过程中,会引起学生对某一问题的不同见解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武松打虎》一课时,一学生提出“我觉得武松并不是那么厉害,他打虎时吃饱喝足,而老虎又饿有渴,打死并不困难”这一见解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顿时开始思考.讨论.辩驳。结果是:正因为老虎又饥又渴,所以急需食物,这时它会尽全力去获取,此时它的威力是最大的,而武松在这种情况下打死它更能说明他的勇气与超群的武功。这样就把课堂气氛推到了高潮,由此可见,教师有指导性的让学生质疑也是课堂激趣的方法之一。

三、实验激趣

许多课文有一定的科技含量,需要做实验,但单纯的实验也会很枯燥,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验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调节。如《捞铁牛》一课中,就有过这样一个教学实例。老师利用学生校卡上一跟细绳,一头栓在自己两个食指上做为船上的木架,身体做为大船(装了沙,身体下沉)另一头则让学生咬住,蹲下身子(做铁杆)然后发动全班同学大喊“铲沙”“铲沙”自己的身体(船身)就慢慢上升,然后在发动学生大喊“划船”“划船”“加油”“加油”那蹲下的学生就跟着船身(老师)慢慢起来(上岸)。整个课堂气氛高涨,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在热烈的气氛中实验结束,其中的道理也明白了。这就要求教师能找到教学的一个点而掀起课堂的气氛。

四、幽默激趣

教学是一门艺术,有些知识比较单调,老师如照本宣科,语言.表情平淡,那课堂气氛肯定不回活跃。我认为适当而不低俗的调侃是活跃课堂气氛的催化剂,如教学《麻雀》一课中,我问“如果你是那只老麻雀你会怎么做?”一学生答:“我不会那样下去的,那不是无谓的牺牲吗?我还有孩子要照顾呢!”我笑着说:“哦,看来你还很回保存实力呢!”大家都笑了。又如《长征》一课中,学生理解“金沙水拍云崖暖”一句中的“暖”字,学生说:“因为水势较猛,不断撞击,产生了热量,所以就有了温度。”我笑着说:“那黄果树瀑布下面的深潭里的水岂不要达到沸点?”大家都笑了,那学生也笑了。又继续积极思考,最终得出了结论。虽然这些只是教学中的一些小事,但它却使我更真实的感受到幽默是课堂的最佳润滑剂。

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要靠老师平时多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学生动态生成的资源,及课堂桑能敏锐捕捉到一切可激发学生兴趣的知识点,进行适时的引导,这样课堂气氛,学生的兴趣也就不难调动了。

《语文科目教学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